小时候性格有点像男孩子的江李汇,在妈妈面前却是个乖乖女。从她考进戏校后,就一直被妈妈拎着冬练三九夏练三伏,如今却发自内心地感谢妈妈,感谢严厉“管教”了自己好多年的父母。
江李汇小时候因为比较顽皮,上幼儿园时没有一个老师认为这孩子会有文艺细胞,就连资深戏迷的妈妈,也一直没发现自己的女儿有一副好嗓子。直到小学二年级,音乐老师发现这个女生嗓子好听,就让她去参加了安庆市校园歌手大赛,这是小姑娘平生第一次参加比赛。比赛那天,她穿得漂漂亮亮站到台上,也不知道害怕,大大方方唱了一首《雨花石》,这让她的妈妈又惊讶又高兴:“我女儿还会唱歌哎。”小学还没毕业,有一次又去参加比赛,那是在安庆电视台举办的黄梅阁戏迷打擂的舞台上,江李汇唱了《打猪草》和《女驸马》中的两小段唱,碰巧评委是黄梅戏学校的老师,她当即就对江李汇说,你是个苗子,来我们学校吧。听说可以学黄梅戏,江李汇一蹦三尺高,回家就跟妈妈磨上了,我要上戏校我要上戏校我要上戏校……父母正拿不定主意,外公表态了,坚决支持小外孙女学去学戏。如今回想起来江李汇从内心里感念不已:“他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!”其实凡事都有内在的原因,虽然外公的表态对江李汇学艺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,但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来自她本人的内在驱动力。江李汇记得上小学三四年级时,就经常去柏子桥那边的书店买黄梅戏磁带回家听,听韩再芬唱的《小辞店》,听《徽商情缘》,听《砂子岗》。还从家里不知哪个角落翻出一条红绸子,拿剪刀咔嚓一剪两段,学着戏里的古装人物,用橡皮筋绑在手上当水袖,爸妈一出门她就一个人在家里耍起来,玩得不亦乐乎。反正跟戏曲有关的一切都能唤起她的无穷兴致。这次选择让刚过10岁的江李汇带着满脸稚气进了戏校。父母亲不放心女儿住校,整整四年都是住家走读,父亲每天骑着摩托车接送女儿上学,碰上大的雨雪天,则是妈妈送她到公交车站,亲眼看着上车。用她的话说,他们怕我学坏了,要看着我。父母爱她的方式除了紧紧守护,还有罕见的严格。一到放寒暑假,妈妈就对她开始了“魔鬼训练”,每天早上五点准时把她从床上提溜起来,雷打不动地拉她到江边大堤上,去练上两小时的基本功,自己寸步不离陪在一边。早功过后再送她到专业老师家去上课。夏天再热,冬天再冷,除非雨雪天出不了门,戏校的四个寒暑假一直坚持用这样的方式练早功,她说:“所以戏校四年我一天也没有荒废过”。一个小孩子练得这么苦,想偷懒的时候怎么办?江李汇说,有时候也不愿意啊,但是没办法,我的父母可严厉了,妈妈会吼我,爸爸脾气暴起来有时候还会打我,那时候小嘛,我还是怕的呀,哪里敢反抗。长大了想想,这也是父母爱我的方式吧,虽然比较粗暴,但他们确实是为了我好。为了支持女儿好好学戏,经济并不宽裕的父母从不吝啬为她在学艺方面花钱,她说,好多年前《天女散花》里那种长绸,当时的价格在七八百上千块,一说需要,我妈就毫不犹豫地给我买。如果找老师学戏,或者找人给自己创作作品,花多少钱我爸妈都不心疼。父母的爱还不止于此,戏校毕业的时候,江李汇带着一个“黄梅新星”的大奖高高兴兴回到家,不料双亲不但没有给她期待中的表扬或奖励,反而郑重其事地宣布,荣誉代表着过去,这个暑假一过你马上给我考大学去。江李汇听懵了,当时她的好多同学去了这个剧团那个剧团,都开始赚钱了,她也一心一意想赚钱。可是妈妈却召集家里的亲戚开了个会,全家总动员劝她考大学,告诉她,你才14岁就想出去挣钱啦?我现在不要你挣钱,老老实实给我考一个大学,再给我在大学里老老实实呆四年。看大人这么粗暴地作了决定,根本不容分辩,她无奈地哭得唏里哗啦。上大学这件事,当时万般不愿,可是今天却感谢父母当年的“强迫”,她说,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,我父母是以最朴素的方式把我引到了健康正确的人生轨道上。江李汇演过很多男孩,就是戏曲舞台上的娃娃生。其中演出频率最高的莫过于黄梅经典小戏《打猪草》了,嗓音宽亮、笑容灿烂的她演起金小毛来,格外给人一种纯真、直爽、温暖、无忧无虑的喜悦感。《戏牡丹》里的道童也被她演出一股没心没肺的愣劲儿,很符合剧中小道童尽给师傅帮倒忙的角色特点。除了金小毛和小道童,江李汇演过的其他娃娃生还有《春江月》中的小柳宝、《罗帕记》中的小汪锦龙、《徽州女人》中的养子。这几个角色的年龄、性格都不一样,小柳宝和小汪锦龙差不多都是七八岁,身处贫困与被歧视环境中的小柳宝脆弱懂事,而在两个妈妈精心养育下的小汪锦龙则有点“少年轻狂”。《徽州女人》中的养子出场时已经15岁了,是个心中有数的小伙子。江李汇说,这些戏中的男孩子角色一直穿插在我那些年的演出经历中,正巧我平时的性格也很像一个男孩,所以基本算是本色出演,可以说娃娃生是我演得最自我的一个行当。但是在演养子的时候江李汇超级紧张,“因为那是我第一次跟韩院搭戏。第一次排练的时候,头一天晚上我特意洗了个头,因为戏中有女人给养子梳头的戏,我生怕头发太油影响韩院的情绪。可能是我对角色把握得不够准,有一次在北京演出《徽州女人》,韩院特地把我喊到她房间,要和我把我俩的戏对一下。她告诉我,虽然这养子是个小孩,但是他有一个比较坚定的内心,是很有主意的。”江李汇说那个时候还不懂得去深入分析角色的心理逻辑,但在韩院左一次右一次的开导下,也慢慢学会了思考,比如戏中的养子很早就通过家信知道了母亲(即戏中的女人)的遭遇和自己的身世,却一直默默埋藏在心里,直到最后才压抑不住地喊出来。这段戏开始很含蓄很压抑,直到那个影子般的男人回来,养子看到母亲为她在这个家中的处境而为难,终于忍不住爆发,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。而且他是一个男孩,又是在那样封闭的乡村,除了亲情,他对母亲又有一份责任,所以他双膝跪下,对养育了自己十五年的母亲大喊:“娘,你就是我的亲娘!”演到这里,应该把男孩身上这种潜在的力量表现出来。几个有代表性的男孩演下来,江李汇体会到演男孩并不简单,虽然这些男孩子在戏中都是配角,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特定的个性,所以演好这些配角也让自己在表演上有所进步。作为黄梅戏女演员,谁不希望能演一回七仙女呢。但是1996年出生的江李汇接过这个角色的时候还有点懵懂,她觉得不太能够把握住七仙女的情感脉络,于是反复看别人演的七仙女,比如看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主演的电影《天仙配》,看经理韩再芬在电视剧《天仙配》中扮演的七仙女,也看其他一些知名演员所演的这一角色,用她自己的话说,演七仙女的时候,她基本还处在模仿阶段,而且即使已经演过很多场了,她仍然觉得自己演的七仙女还不很成熟,每次演出的时候都希望能在某些细节上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。不过在不少观众眼里,江李汇演的七仙女,青春靓丽之外,气质中有一股子可贵的“真”,清新质朴,率真天然,将七仙女的纯情真挚表现得非常到位。对于江李汇来说,七仙女算是一个转折点,在那之后,她也逐渐挑梁演大戏了。而在《天仙配》之前,江李汇在再芬黄梅的“演艺生涯”是始于一折移植于越剧的《斩娥》。说起《斩娥》的产生,则不能漏掉一段温暖的故事,那是一个关于父爱母爱的家庭故事,这折小戏,来自于一个平凡家庭的父母对女儿的全力资助和精神支持。江李汇的妈妈既是一个资深戏迷,也是一个思虑长远的母亲,这一点从当年她硬逼着戏校刚毕业的女儿去考大学就看出来了。这位有眼光的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有一个体现实力的作品,于是夫妻两一起出面找到作曲家陈儒天,请求对方为女儿量身打造一个小戏。陈儒天先生被这对夫妻的爱女之心打动,便选择了越剧《斩娥》一折,专门为小姑娘谱写了黄梅戏音乐和唱腔。作曲家采用了音调高亢的唱腔来抒发窦娥的冤屈之情,唱腔非常符合江李汇的嗓音优势,又结合了幅度很大的身段水袖,表演起来有一定难度,需要比较扎实的基本功。这个节目排成以后在公馆舞台上表演了很多次,不少人由此记住了她。除了个性色彩极强的《斩娥》和常演常新的《打猪草》,江李汇在公馆舞台上演得比较多的小戏折子戏还有《闹花灯》、《戏牡丹》、《告洞房》、《春香传》、《送香茶》以及一些常演常新的黄梅戏经典唱段。总结起来,江李汇说,演《斩娥》的时候,自己是比较愣的,优点是爆发力很强。她坦言自己一碰到柔情戏,比如像《喊一声蔡郎哥》那种,或者《送香茶》,内心就很犯悚。她最不满意自己的就是《送香茶》,要表现少女那种娇羞可爱、情窦初开的感觉,还有对身段的要求、圆场的要求,身段动作又多,端茶盘的左手不能晃,右手上的帕子还要绕起来,对身体谐调性的要求相当高,而且还得保证唱得生动有趣,不然很可能会让观众忍受不了你一个人在台上唱满八分钟。所以她说宁愿演十次《斩娥》,都不愿意演一次《送香茶》,因为《斩娥》可以边跑边唱,气息可以顺畅地吐出来,爆发出来,可是《送香茶》你既要又蹦又跳,但气息还要平稳均匀,需要一股内在的力道。但是现在看来,就必须逼着自己多练这种需要很深内功的唱腔。经历了这些舞台上的历练,江李汇迎来了新的大戏。2021年,剧院开排《不朽的骄杨》,在这部由经理韩再芬领衔主演的新创剧目中,她被分到的角色是14岁的杨开慧,一个满怀朝气、一腔热忱的知识新女性,满怀对新世界的憧憬,积极投身于反帝爱国运动之中。虽然出场时间不多,但她的表演比较好地表现出了洋溢在少女杨开慧身上的青春活力。2022年夏天到来的时候,剧院安排了三组演员排练青春版《春江月》,看到自己不在主演名单中,江李汇主动跑去办公室报了名,要求让自己也试试。她的想法很简单,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把这个戏学下来。她的申请很快得到批准,然后发现,这次《春江月》的主演阵容增加到了惊人的五组,柳明月的扮演者分别是熊东旭、陈邦靓、张敏、江敏、江李汇。《春江月》中的绣花女柳明月,出场时是一个正待出嫁的妙龄少女,却意外收养了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——一个蒙冤的正被追杀中的忠良后代,婴儿父母留下一封血书,将孩子留在了她的家门口。善良的绣花女不忍孩子被害,顶着巨大的世俗误解将孩子认作了私生子,经历十八年磨难终于将婴儿抚养成人并高中状元,剧终时女主角也人到中年。扮演柳明月,意味着要从出场时满心喜悦的小花旦一直演到含辛茹苦的大青衣,这对过去一直害怕柔情戏的江李汇来说不啻是个很大的挑战,但整个排练过程中她投入了全付精力,为了每天多练一会儿戏,那一个月的每个中午她都呆在排练场,一次家都没回过。排这个戏江李汇体会到了演戏要多动脑子,她说《春江月》是我这么多年来最最用心的一个戏了,说起来都惭愧,直到现在才有一点点人物的感觉。之前以花旦戏为主的她,演了《春江月》后算是对青衣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,比如怎么样稳:“我以前很傻,以为青衣就是动作不要多,尽量不动就行了。现在明白了,动还是要动,你得动得有身份,不能让人感到一个水袖抛下去你还是一个小女孩,包括念白,一定得是成熟沉稳的。这一点我在演《天仙配》时,对七女嫁给董永后直至即将为人母那些部分都没有把握好。所以学完这个戏确实对自己有很大的提升,内心多了很多东西,戏中的每个细节都在帮你成长,这是过去排戏时不曾体验到的,所以演员必须用戏来磨练,一定不能离开排练场,不能离开舞台。”由于她是五个柳明月中个头最小的,加上圆嘟嘟的小脸,演完后被韩经理笑称为Q版妈妈,“衣服太长,穿着不怎么合身,这让我知道,除了内在气质的拿捏,今后也要注重形体上的塑造,自身条件受限只有苦练,没有别的办法。”江李汇由此联想到之前她在《靠善升官》中扮演的宋碧翠,虽然当时演完了自己也很不满意,却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,非常迷茫。而通过柳明月这个角色,她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很多。同样通过这次排练并演出《春江月》,江李汇格外感受到了各个部门的辛苦,单以乐队为例:“这次排了五组,乐队老师都要疯了!从大响到彩排,他们先后演奏了不少于20遍。所以我们的每一点进步,都包含了整个团队的汗水。”《春江月》之后,江李汇又接受了排练《小辞店》的任务,与另一位零零后青年演员汪晨晨一起,分两组同时扮演剧中女主角柳凤英。经过前面几台大戏的磨练,她认识到不能光靠嗓子好,比如《小辞店》这个戏,演唱应该像说话一样,娓娓道来,特别是它老腔老调的唱腔,要唱出韵味,这个对我来说是很难的,还得好好磨。功夫不负苦心人,又经过一个多月马不停蹄的排练,由一班青年演员精诚合作的厅堂版经典传统黄梅戏《小辞店》终于公开亮相,8月23日晚,两个组女主角的《小辞店》将轮流登台,现场演出加线上直播,不仅当晚闻讯赶到再芬黄梅公馆的观众满心期待,散居各地的戏迷们也早早在网上不停地传递着兴奋的情绪。江李汇被排在后面一场,实力强大的汪晨晨率先登场,她心理上难免有一点压力,好在排练阶段功夫下得扎实,她坐在化妆室静静地默戏,让自己沉浸到柳凤英的世界里。一个多小时过去,汪晨晨、谢军组合完美结束了前一场的演出。到了该上场的时候,江李汇抖抖精神,迈着轻快的碎步走向舞台中心,镁光灯下,那唱了不知多少遍的曲词脱口而出:“花开花放花花世界,艳阳天春光好百鸟飞来。柳凤英在十字街做买做卖,有一位大方客他送我一块招牌。上写着四个字绅商学界,下写着四个字仕官行台。”嗓音还是那么圆润清亮,那一刻,江李汇化身柳凤英,忽儿欢喜,忽儿伤心,字字句句,诉说般唱着民间痴情小女子的命运。问江李汇最想演的是什么角色,她不假思索地回答:徽州女人!这多少有点让人意外,毕竟《徽州女人》自“她”诞生至今日,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塑造的“女人”形象深入人心,她那高挑婀娜的身姿,古典秀美的容颜,山谷清泉般的嗓音,无一不在戏迷观众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,而身高只有1.62米的江李汇首先在外型上就差了一大截。但这并不妨碍她发自内心喜爱和向往一个经典的舞台艺术形象啊,她说,有时候我仅仅是听韩院演唱的《徽州女人》的音频,都能感受到这个女人是那么迷人。为着对这份迷人的执着,江李汇尝试着学唱《井台打水》,这是《徽州女人》第二场戏中唱词很多的一个大唱段。不学不知道,一学才知道太难了,各种音节音调的细微处理完全不同于传统唱腔,尽管她嗓音条件足够优越,她还是唱得头都要炸了,为什么韩院能唱得那么好呢?又为什么韩院能演得那么细腻?除了技术问题,可能还是因为自己内心比较空吧?但是江李汇太喜欢《徽州女人》这个戏了,太喜欢戏中的女人了。而且有难度不正好借机锻炼自己吗?她下定决心一定学好,并把这一段列为自己下一阶段的考核选项,争取通过公馆的例行考核,并以今后要学习《徽州女人》中更多的唱段,使自己在演唱和表演方面再上一个台阶,也算是给自己定一个阶段性的目标。江李汇由衷地体会到,在再芬剧院,只要自己想去学,就有很多机会让你去学习,而且经理在很多方面特别注意保护青年演员,不断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上进心,对演员来说这是最大的幸运。